作為台灣最大的互動視訊平台之一,Live173 擁有數以萬計的主播與觀眾,每天產出海量直播內容。然而,龐大的內容流通量也帶來了嚴峻的管理挑戰。如何在保護平台秩序與使用者安全的同時,維持主播創作的自由與觀眾的參與熱情?這正是 Live173 內容審查與平台規範制度存在的核心意義。

為什麼 Live173 需要嚴謹的內容審查制度?

雖然 Live173 屬於成人直播平台,但並不代表平台可以任意播放任何內容。為了合法經營、確保用戶體驗與品牌信譽,Live173 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內容審查與違規處理機制。

內容審查制度的目的包括:

  • 遵守政府法規與網路內容規範
  • 保護用戶權益,避免詐騙、騷擾、暴力或違禁資訊流通
  • 建立健康的社群文化與互動秩序
  • 維護平台整體形象與廣告合作機會

這些規範不僅是維護運營穩定的手段,也逐步成為平台競爭力的重要組成之一。

Live173 的主要內容規範有哪些?

平台針對主播與觀眾雙方皆訂定清楚的內容規範,包括但不限於:

對主播的規定

  • 禁止直播未成年或冒充未成年角色
  • 禁止出現過度裸露、性器官外露、性行為演出
  • 禁止直播非法活動(如吸毒、賭博、詐騙等)
  • 禁止以語言引誘或暗示觀眾進行平台外交易
  • 禁止抄襲他人內容或惡意攻擊其他主播

對觀眾的規定

  • 禁止發表帶有性騷擾、暴力、歧視性言論
  • 禁止冒充他人或散布個資
  • 禁止利用平台傳播違禁品資訊
  • 禁止引導主播進行非法行為(如線下交易)

平台也設有明確的 《使用者條款》,所有註冊會員在同意條款後,視為接受以上規範。

內容審查的運作方式:人工審核 + 技術輔助

Live173 採取「人工審核 + AI 辨識」並行的管理模式,以確保審查效率與準確性。

一、AI 即時監控系統

  • 利用圖像辨識技術即時掃描直播畫面,偵測裸露程度或不當動作
  • 語音辨識分析可疑字詞,例如不當廣告語、違規暗示
  • 一旦偵測異常,系統會自動封鎖直播並標記審查

二、人工審查團隊

  • 負責複核 AI 標記內容,避免誤殺或誤判
  • 依據主播行為記錄、聊天室內容進行綜合判斷
  • 處理用戶舉報案件,回覆檢舉者與通知被檢舉方

Live173 每天處理上千件審查案件,因此建立分時段輪班制的「內容審查中心」,確保 24 小時監控不中斷。

違規處理機制:從警告到永久停權

根據違規嚴重程度,Live173 設有層級式處分流程:

  1. 第一次輕微違規:發送站內信警告並提醒修正內容
  2. 第二次違規:暫停直播權限 24~72 小時
  3. 第三次或重大違規:永久封鎖帳號並禁止重註冊
  4. 若違反法律:平台會配合警方調查、保留資料作為證據

平台亦會記錄主播的違規次數與內容,建立「風險檔案」,供日後合作與活動推薦參考。

主播自律與平台輔導並進

Live173 並不單靠處罰機制來規範主播,而是透過教育與資源引導,讓主播了解什麼樣的內容既能吸引觀眾,又不觸犯平台紅線。

平台輔導措施包括:

  • 製作《合規直播手冊》提供給新人主播閱讀
  • 定期舉辦線上直播工作坊,解釋平台規範與案例分享
  • 公會經紀人會協助主播內容規劃與風險預警
  • 設立「內容諮詢窗口」,主播可詢問特定企劃是否合規

這些措施讓平台規範從「禁止」轉化為「引導」,提高整體內容品質。

用戶舉報與社群自治的重要性

Live173 也鼓勵用戶成為平台治理的一部分。每位用戶都能在直播畫面或聊天室中進行即時舉報,若經審查屬實,舉報人可獲得平台點數作為獎勵。

此外,平台也建立「資深用戶守護者制度」,賦予高活躍度用戶管理權限,可協助檢舉、警示聊天室暴言、違規留言。

這種社群參與機制,有助於平台長期維持正向、穩定的內容生態。

平衡尺度的挑戰:自由與管控的拉鋸戰

Live173 面對的最大挑戰,在於如何在不過度壓抑創意表現的情況下,維持法規與社群規範。若審查過嚴,會壓縮主播發揮空間;但若過於寬鬆,又容易使平台品質下降或引發公關危機。

因此,Live173 持續優化 AI 判讀準確性、細化違規等級分類、並設置「內容申訴機制」,讓主播有機會提出反駁與說明。

這些努力,讓平台在審查與創意之間,找到更合理的共存平衡點。

結語:良好的審查制度,是平台永續的基石

直播平台的發展,不能只靠刺激與話題來吸引注意,更需要建構一套公平、透明、具人性化的內容審查制度。Live173 透過 AI 技術、人工審核、公會自律與用戶參與,建立出一套完整的內容治理模型。

這不僅是維持平台運營的關鍵機制,更是保護創作者與使用者權益的共同保障。隨著社群媒體走向成熟,如何在自由與規範之間維持微妙平衡,將成為每個直播平台長期競爭力的關鍵,而 Live173 正在這條路上,穩健前行。

會員登入 會員註冊